在開始經營個人品牌前,我們要先抓好重點,知道步驟。比如專業的畫家在畫人臉前,都會先畫個橢圓在標個十字,就是要先定位好五官的位置。但如果是外行人或者小朋友,很多就直接從頭開始畫,最後可能變成鼻子很大嘴巴卻很小等等不符合比例的情況。
個人品牌經營也是,許多人在初期並沒有一個完整個規劃跟藍圖,這樣走一步算一步常常最後變走偏了,忘記自己最初的心是什麼。有些比較倒楣可能因為暴紅患上憂鬱症等等,或者負荷不了壓力直接神隱消失在網路中,成為許多曇花一現的「成功人物」,前幾年因為被媒體採訪,滑稽回應爆紅的泛舟哥,短短不到一個月累積了70萬粉絲,甚至獲邀出書,卻因為後繼無力,最後銷聲匿跡。
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一夜成名,也可以讓名聲一夜崩潰。只有在一開始對個人品牌就有明確的架構概念,才能如涓滴之流,綿延不斷,持續產生價值。對於個人品牌經營,我自己認為有五大要素,在以下跟大家分享這五個我琢磨老半天的PRADA要點:
PRADA法則
專業成就(Professional Achievement):
個人品牌經營就像包裝,包裝可以或許可以吸引顧客買這商品,但要是「金玉其外、敗絮其中」,最終一定不會回購,甚至會上B版爆料。所以我們在精美包裝下一定要有很紮實的內涵。這個內涵就取決於我們的專業成就。每個領域的成就方式不同,甚至你也可以定義自己的成就。不一定要是事業成功做到總監級別才能夠分享職場心得,一堆媽媽不也去問一些佛教僧侶婚姻問題嗎?和尚也沒結過婚啊!但最重要的是,要胸有成足,覺得自己有相應的能力。因此要先培養出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。
聲譽管理(Reputation Management):
聲譽管理原本是企業公關的一個概念,可分為很多層次,這裡我挪用為是從戰略的高度對個人名聲的全方位管理。對於個人的價值觀、願景、使命跟能提供的服務準確地傳給各方面的受眾,進而建立相互的信任與認同。所以我們在經營自己名聲前,要先給自己一個定位跟定義,自己要先有一個鮮明的形象,在心中描繪出來,再以個人品牌經營的各種策略讓其具象化在大眾心中。
人脈連結(Association):
而我們認識誰也很重要,為什麼很多政治人物會因為一張合照而觸發醜聞(比如跟黑道大哥的合影等等)。因為我們是誰,除了自己散發的形象氣質外,人作為社群動物,他人評判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個是你與誰來往。我們所在的社群也會影響我們的形象,如果與你交往的都是一些阿里不搭,不被社會接納的黑惡頑劣分子,那除非你本人是監獄的輔導師,不然社會同樣會把對他們的眼光投射到你身上,這就是一種「名聲共享」。
傳播計畫(Dissemination Plan):
如何把我們的所思所想傳遞給大眾,透過「賦能利他」的精神為大眾帶來價值,這就需要一個傳播的計畫,要透過什麼平台,以怎樣的形式去傳播,都是這個計畫要思考的課題。我們要先定位好我們的受眾,知道他們的需求,讓大眾對你的訂閱或追蹤能為其產生效益,並且透過一系列計畫行銷傳播,這就是何以我們需要一個傳播計畫。
危機預防(Accident Prevention):
當經營個人品牌有成,一定程度會成為某個領域或者大眾視野下的公眾人物,這時候等著看你出糗的人可多了。所以與其等危機發生在孩事後處理,不如在每一步中做好預防措施。讓自己成為百毒不侵的無敵鐵金剛,這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真實性,當你所敘述的一切與你內心相符合,並且都沒有造假成分,那真金就不怕火煉,在多黑函毀謗也反而是讓你有機會告上法庭給法院認證自己是真貨。

關聯閱讀
【個人品牌經營】大學時的網路留言讓到手的工作機會飛了?6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未來趨勢
在我的著作《個人品牌:斜槓時代成就非凡的 7 個自品牌經營守則》我會深入討論如何透過科學化的縝密方法,建構出屬於你的個人品牌;如何透過利他的核心思維,以正向循環為組織、社會乃至於個人創造價值。

圖/遠流出版